滕州经济开发区激发改革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 |
|
|
滕州经济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改革,集中精力抓项目,全力以赴优环境,助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服务型机构。扎实推动管委会机构“瘦身”,设立5个部室和3个派驻机构,按照枣庄“6+3”现代产业体系,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7大产业服务办公室,推动开发区工作重心从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企业为主,工作人员从被动的“让我做”,变主动的“我想做”“我能做”,开发区的“服务力”进一步增强。承接了一批经济管理权限,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开发区服务平台,高规格成立了山东滕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3家优质国有开发公司,整建制注入集团公司,整合资产148亿元有效“强体”,增强了开发运营能力,打造了集产业培育、工业地产开发、资本运营、项目孵化于一体的新平台。目前,通过滕发集团运作,已实施了墨子科创园、启迪智能科技产业园、中材锂膜实验室、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等优质项目。 二、坚持规划引领,集聚资源要素。按照抓大产业、大企业、大投入、大园区、大平台的思路,多措并举,集聚优质资源,做强营商环境的坚实支撑。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对标国内高水平开发区,高规格、高起点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邀请中国工程院周济院士团队调研指导,明确了“四化两步走”发展战略,高标准编制了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空间规划,推动资源集聚、企业协同、产业集群发展,解决高端装备产业同质化竞争、分散经营、群丘无峰等问题。二是狠抓“双招双引”。围绕省“十强”产业体系,结合开发区产业基础,科学绘制产业生态图谱,出台了《滕州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招大引外、招新引高。总投资120亿元的正威华能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基地、总投资40亿元的中材锂膜、总投资2亿美元的钢帘线二期、总投资51亿元的己内酰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积极落实省市人才政策,对新入选的人才项目给予10-50万元扶持奖励,助力企业引进国家级人才8人,引进泰山学者2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1人。 三、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工作实效。坚持企业利益无小事,围绕企业难点、痛点、堵点,建立专班、完善机制,积极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一是完善服务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全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产业引领、领导帮包、专员推进、要素保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度,为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切实优化服务环境,真正把工作做到项目方的“心坎上”,目前已为省市确定的60个重点项目建立了一对一服务推进工作组。二是优化金融环境。为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滕州市出台了《滕州市技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规模2亿元的技改扶持资金,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出台了外资外贸奖励有关规定,给予外资外贸企业奖励、补贴等优惠政策;建立银行轮值制度,每周一家银行在开发区轮值办公,目前,已累计为15家企业办理贷款6亿元。三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从工信、国土、建设等市直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集中解决民营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已完成不动产登记16家,助力企业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先后投资近亿元,解决了开发区兴业路亮化问题,规划完成了影响爱拉森项目投产的祥源南路和祥源桥建设工程,目前正在招标解决开发区5平方公里雨污分流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