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三个并重”抓改革 多管齐下促发展
发布日期:2021-07-13

潍坊市持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在“瘦身强体”的基础上,围绕加快开发区回归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开发区聚焦开放、创新、双招双引等领域攻坚发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一、“三个并重”抓改革,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积极”与“稳妥”并重。坚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对代管镇街、领导职数等事项制定差异化方案,确保每项改革任务合规定、可操作、见实效。做好风险评估和防控,针对改革中岗位变动、待遇变化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问题,抽调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人员组建3支政策宣讲“小分队”,赴各开发区进行多轮次政策宣讲,打消干部职工疑虑,引导正确对待改革,积极参与、支持改革,形成支持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二是突出重点任务,“瘦身”与“强体”并重。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做“减法”,在人员配强方面做“加法”。全市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内设机构减少74.6%,人员数量减少75%,管辖面积减少66.7%,代管镇街减少53.8%。坚持人员“在精不在多”,重点选聘招商、开放、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各开发区均完成了聘任,其他人员全部分流,坚决避免“全体起立、全体坐下”。改革后开发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均大幅优化。班子配备坚持五湖四海、选贤任能,各开发区均拿出一名副主任职位面向开发区以外公开选聘,奎文经济开发区聘任两家开发运营公司负责人兼任管委会副主任,深化了“党工委(管委会)+”模式。三是创新推动措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重。潍坊市建立了市、县两级工作推动体系,市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均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通过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共同破除改革障碍。2020年改革全面推开以来,潍坊市建立了每周一通报制度,将17项改革任务分解为35个子项,各开发区的改革进度在一张表上展示,通过“同台竞技”促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累计印发12期通报。今年3月份,出台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回头看”工作方案》,聚焦重点任务开展“五查五看”,推动开发区改革走深走实。

二、差异化抓考核,推动回归主责主业

一是市级统筹,突出主业抓考核。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市属开发区满分1000分,其中设置300分,完全根据各开发区在全省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的成绩直接折算。同时,市级对开放发展、创新驱动等指标再单独设置考核项,进一步突出主责主业。对县市区管理的开发区,根据全省评价得分折算后计入对各县市区的综合考核,市级不再对开发区单独考核,避免考核评比过多过滥。二是县级联动,区别镇街抓考核。各县市区对各自管理的开发区,均制定了有别于镇街的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双招双引、对外开放、人才引进、创新平台等。青州市对青州经济开发区的考核办法中,经济发展指标占80%。安丘市规定,安丘经济开发区不参与镇街的综合考核,且外贸发展或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的,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三是绩效“为王”,区分岗位抓考核。潍坊市注重做“活”人的文章,以制度建设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各开发区均制定了绩效评价办法,根据工作机构是否承担经济发展、双招双引任务,设定差异化绩效系数,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引导工作力量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潍坊高新区对聘员设定了从“优秀”到“待改进”五个档次,同一内设机构、同级别聘员的绩效工资差距最高达1倍。四是季度“挂旗”,注重日常抓考核。对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潍坊市按照全省评价办法确定的指标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成绩前列的挂红旗,落后的挂黄旗,用“模拟考试”的方式督促各开发区将功夫下在平时、用在日常,进一步激发了开发区进位争先的积极性。

三、聚焦重点抓开放,对外开放质效双升

一是全力以赴抓外资。对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1亿美元且居全市开发区前3位的,市级财政给予200万元奖励。目前已累计对5个开发区落实了1200万元奖励,带动到账外资6.9亿美元。紧抓“书记县长外资项目工程”,实施“做大做强制造业”和“突破日韩”利用外资专项攻坚行动,各开发区均建立稳外资工作专班积极为外资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利用外资“量质齐升”。今年前5个月,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78%,分别高于全市、全省35.5个、107.3个百分点。临朐经济开发区蓝帆健康科技项目到账外资1.1亿美元,是全市到账外资最多的制造业项目。今年新设立的75家外商投资企业80%以上在开发区,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蓄足了后劲。二是重中之重稳外贸。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参加了线下首届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和129届广交会、山东出口商品轮胎展等18个线上展会。16个开发区外贸总量占潍坊市的比重达到80%左右,成为稳外贸的“压舱石”。三是多措并举建平台。修订出台了《潍坊市国际合作园区创建和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推动每个开发区建设一处国际合作园区,对认定为市级的给予1000万元奖补。全市在建国际合作园区16个,重点合作国别涵盖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包括动力机械、新材料、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高新区动力装备国际合作园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将获得省财政5000万元奖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