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差异考核促回归主业 聚焦重点促开放发展
发布日期:2021-06-30

潍坊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2019年试点基础上,坚持早行动、争主动,2020年6月份即全面推开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目前12个未试点开发区均已完成改革任务,开发区在“瘦身”的基础上实现“强体”。《国际商报》、省委改革办、省商务厅、大众日报等推介潍坊做法。特别是经省厅推荐,青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文革作为全省开发区唯一代表,参加了10月22日刘家义书记主持召开的全省改革工作座谈会并发言,体现了省厅对潍坊改革工作的首肯。

一、“三个并重”抓改革,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

坚持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既坚决落实省委部署,又立足潍坊开发区实际,不搞“一刀切”。(一)强化顶层设计,“积极”与“稳妥”并重。4月下旬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审议改革方案,推动改革迅速铺开。坚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对代管镇街、领导职数等事项制定差异化方案,确保每项改革任务合规定、可操作、见实效。做好风险评估和防控,针对改革中岗位变动、待遇变化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问题,抽调组织、编制、人社等部门人员组建3支政策宣讲“小分队”,赴各开发区进行多轮次政策宣讲,打消干部职工疑虑,形成支持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二)突出重点任务,“瘦身”与“强体”并重。准确把握“瘦身”和“强体”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做“减法”,在人员配强方面做“加法”。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内设机构减少76.9%,人员数量减少61.6%,管辖面积减少67.8%,代管镇街减少53.8%。坚持人员“在精不在多”,重点选聘招商、开放、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各开发区均完成了第一轮聘任,其他人员全部分流,坚决避免“全体起立、全体坐下”。改革后各开发区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均大幅优化。(三)创新推动措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重。潍坊市在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强力推动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共同破除改革障碍。市级去年即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均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6月中旬全面启动改革以来,建立了每周一通报制度,将17项改革任务分解为35个子项,各开发区的改革进度在一张表上展示,通过“同台竞技”促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累计印发12期通报。将开发区改革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出台了实施细则。

二、差异化抓考核,推动回归主责主业

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后,潍坊市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突出差异化,推动开发区聚焦开放、创新、双招双引等领域攻坚发力,打造经济发展主阵地。(一)市级统筹,突出主业抓考核。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潍坊市根据各开发区的全省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得分直接折算。其中对市属开发区1000分中占300分,在10个一级指标中占比最高。对县市区管理的开发区,根据全省评价得分折算后计入对各县市区的综合考核,市级不再对开发区单独考核,避免考核评比过多过滥。(二)县级联动,区别镇街抓考核。各县市区对各自管理的开发区,均制定了有别于镇街的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双招双引、对外开放、人才引进、创新平台等。青州市对青州经济开发区的考核办法中,经济发展指标占80%。安丘市规定,安丘经济开发区外贸发展或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的,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三)绩效“为王”,区分岗位抓考核。潍坊市注重做“活”人的文章,以制度建设激发聘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各开发区均制定了绩效评价办法,并根据工作机构是否承担经济发展、双招双引任务,设定差异化绩效系数,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引导工作力量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潍坊高新区对聘员设定了从“优秀”到“待改进”五个档次,同一内设机构、同级别聘员的绩效工资差距最高达1倍。(四)季度“挂旗”,注重日常抓考核。对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潍坊市按照全省评价办法确定的指标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成绩前列的挂红旗,落后的挂黄旗,用“模拟考试”的方式督促各开发区将功夫下在平时、用在日常。这一创新举措既激发了开发区进位争先的积极性,也找准了短板和差距,明确了下步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向和措施。

三、聚焦重点抓开放,对外开放质效双升

对外开放是开发区的“基因”。在落实鲁发〔2019〕14号文件的基础上,潍坊市出台了系列有力举措,开发区开放水平更高、开放质量更优。(一)全力以赴抓外资。对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1亿美元且居全市开发区前3位的,市级财政给予200万元奖励。适应疫情防控形势,组织开发区参加东盟、欧洲、日韩等“连线世界500强”线上招商活动。前三季度,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91.3%,增长1000%以上的达到12个。今年新设立的182家外商投资企业70%以上在开发区,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蓄足了后劲。(二)重中之重稳外贸。推动企业积极参加十大潜力市场的12个展会及省统一组织的南美、德国、俄罗斯、上合市场等线上展会,常态化推进“屏对屏”“线连线”洽谈,稳住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成立惠企政策督导落实工作专班,推动国家、省稳外贸政策落实落地。1-8月,全市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进出口854.1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省和潍坊市水平,7个开发区外贸增幅超过10%。16个开发区外贸总量占潍坊市71.1%,成为稳外贸的“压舱石”。(三)多措并举建平台。制定了《潍坊市国际合作园区创建和认定实施办法》,推动每个开发区建设一处国际合作园区,以现有外资骨干企业为主体,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发展,打造高质量外资项目聚集地。对认定为市级的给予适当奖补。全市在建国际合作园区13个,合作国别涵盖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包括动力机械、新材料、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高新区动力装备国际合作园、滨海区中欧新材料产业园入围全省答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