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探索“工业地产”模式打造一流国际合作园区 | |
|
|
潍坊高新区探索推行“龙头企业+配套园区+运营公司”工业地产模式,立足建设、招引、服务多维发力,提速动力装备国际合作园建设,园区一期30万平米厂房全部预定完毕,二期5亿元先期配套及首批厂房年底建成投用。突出主导产业,动力装备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储备外资项目13个,积极发挥我省首批国际合作园区引领示范作用,助推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一、发力园区建设,打造一流“凤巢”。一是高起点规划“三生”园区。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产业规划、园区开发、资源要素三位一体统筹谋划,建设现代厂房、蓝领公寓、科研办公、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生产研发融合、生活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友好的“三生”园区。园区一期占地 680亩、投资106亿元,二期占地1153亩、投资150亿元,重点布局整机整车、新能源、发动机三大板块配套,全面彰显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潍坊特色。二是高标准建设“工业 4.0”厂房。由高新区全资国有企业高创集团自筹资金、带资建设,根据入驻企业要求,打造高端标准化厂房,全力缩短建设周期,实现入驻企业轻资产运营。建成厂房全部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方式,最大程度减轻入驻企业资金压力,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上实现更大突破。三是高效率施工彰显“高新速度”。产业园一期项目2019年7月开工,12月底首家企业山东宇太智能科技公司入驻1号厂房,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签约、当年入驻。目前,一期12栋标准化厂房建成交付,剩余19栋厂房及配套设施年底全部建成投用。 二、发力园区招引,觅得百凤“来栖”。围绕吸引全球高端动力装备产业链条聚集,加快实施“国际化扩张、本土化配套”。一是强化高质量发展要素集聚。瞄准行业前三的核心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填补在高端线束、传感器、空压机、电控系统等领域的产业链条缺项。先后招引瑞士泰科等35家全球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园区,全部达产后新增产值200亿元。二是着力提升协同研发能力。推进入园企业配套产品研发与潍柴集团同频共振,全面提升研发效率。山东宇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后,当年与潍柴集团就柴油机风扇耦合器完成2项产品开发,并大量应用到潍柴国六道路柴油机生产当中,相比未入驻之前,研发应用效率提升30%以上。三是全力打造本地化供应体系。充分利用供应链资源整合和高效协同优势,积极协助潍柴集团控制电路供应商聚源电子,与潍柴集团、北汽福田强化产业联合,带动母公司南通大地扩大产能,加快推动与中国重汽、陕重汽拓展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汽车节能环保产品的专业生产企业龙口中宇公司,落户后将距离产业园仅5公里的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潍坊立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纳入供应商体系,本土化配套多赢效应逐步释放。 三、发力园区服务,精准靶向“孵育”。提供保姆式的精准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攻主业”。一是强化精准政策保障。近三年,先后投入30亿元,搬迁20家企业、26个村办工业园,挖潜存量土地近4400亩,有效保障潍柴重大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对恒联投资、领潮化纤等企业进行搬迁,预计投入10亿元以上。设立每年 5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从土地、投资、金融、人才、审批等10个方面对企业给予最大力度支持。二是打造高位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将园区建设运营纳入“1号议题”,每周定期调度建设招商和企业落地情况。建立“潍柴吹哨,立即报到”工作机制, 围绕园区建设、招商入驻、投产达效全流程搞好服务,微信工作群内“一呼即应”,实现“问题困难不过夜”,累计解决各类问题300余个。三是启动专业化公司运营。成立山东高创动力科技园建设运营有限公司,配备建设、招商等专业人才,在签约入驻、厂房建设、企业用工、优惠政策落地等环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高创集团控股子公司高创物流为潍柴集团及其配套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据综合测算,落户园区后各企业年均可节省物流费用1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