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经济开发区聚焦主业深化改革促发展
发布日期:2021-11-02

荣成经济开发区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瘦身强体、回归本位”,立定改革促发展。

一、推动瘦身强体,集中精力发展主责主业

一是社会管理职能减少了100%。开发区全部剥离了原来承担的社会管理、信访稳定、民生保障、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社会事务,下放给街道,由街道直接对口市直相关部门。为激励市直部门和相关街道支持、配合经济开发区“双招双引”工作,在市级考核体系中,设置了开发区对相关市直部门和街道的考核奖扣分项。二是内设机构缩减了40%。针对开发区职能调整,将原有10个部门整合为招商部、经济发展部、财政审计部、综合管理部、投资服务部、应急管理部6个部门。三是管辖面积缩减了74%。明确开发区不再代管街道,重新核定管辖面积,建立“毕业机制”,将成熟饱和区域以及基本农田等不宜开发区域移交所在街道,面积由227平方公里缩减至60平方公里,划定了23.7平方公里重点开发运营园区,为保障未来的发展,划定了36.3平方公里有开发潜力的区域。四是推行了“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组建、成立投资开发公司、招商运营管理公司和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公司3个国有企业,招商运营公司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碳材料、房车4个主导产业,设立4个招商小组,开展精准招商和专业招商,并探索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专业招商运营机构参与园区招商、运营。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公司主要负责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或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以及采取股权投资、融资租赁服务、债权投资、商业保理等创新手段,为园区轻资产类高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激励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错误思想以及高素质专业人才向开发区流入积极性不高等难题。一是实行全员聘任制。对原有机关事业身份人员,按照“以事定岗”原则,全面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对未竞聘和落聘人员由荣成市组织人事部门统筹安排。原有120名在编机关干部参与竞岗,保留56人,其余干部分流到镇街。改革后,干部队伍平均年龄降低3岁,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由65%上升到75%,2人由中层干部竞争到部门副职;4人由部门副职变成中层干部;5人由普通干部竞争到中层干部。二是推行绩效工资制。坚持优绩优酬,探索实施“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薪酬制度,基础工资按照原工资的90%每月发放;绩效工资根据岗位工作量等因素分为8个档次,最低一档3.5万元,档级差是1.5万元,最高八档14万元,每个岗位均设置独立的考核办法,年终根据每名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考核结果发放,党工委班子成员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绩效工资=档级工资×市级差异化考核对开发区考核的百分比×开发区差异化考核对部门考核的百分比,部门副职及机关干部的绩效工资=档级工资×开发区差异化考核对部门考核的百分比×个人岗位考核的百分比,最多可拿原来工资3倍左右的收入,充分激发了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

加大政策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力度,突破开发区财政、用地等要素制约。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荣成市赋予开发区更大的财力支撑,对23.7平方公里重点开发运营园区内形成的地方级税收,以2018年为基数,基数部分全额返还经济开发区,三年内增量部分市与经济开发区五五分成;土地收益及基础设施配套费市与经济开发区三七分成。荣成经济开发区60平方公里管辖区域内新引进的项目所形成的地方级税收,5年内全额返还开发区。二是建立健全市、区联动机制。按照瘦身强体的要求,暂不增设机构承接市级经济管理职能,但从强化审批服务入手,在项目落地推进、人才引进及高层次人才就医、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建立健全了荣成市级层面、市直部门与经济开发区之间顺畅、便捷的沟通机制,有力促进了开发区“双招双引”工作开展。三是创新土地政策。允许荣成经济开发区通过创新产业用地分类、土地混合使用、实行用地弹性出让、长期租赁等方式,满足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