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线上+线下,打造立体化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21-10-13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沃土,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保障。改革后,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秉承“明心成事、服务如水”的服务理念,以服务企业为切入点,以审批服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服务新生态,线上快速办、线下帮代办、服务驿站“零距离”,全方位、全天候精准服务,全力打造让企业有感知度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满意度。

突破关键环节,推行线上快速办

改革后,经开区承接医疗器械广告等省级审批权限49项。园区内企业以前办理相关事项需要到省直有关部门办理,现在只需网上提交材料,由经开区工作人员全程在线,通过微信答疑、视频通话等形式,远程指导企业完善资料,完成线上审批,并送证上门,真正实现了企业不出门、不跑腿,项目线上办。目前已为山东创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济南汉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济南汉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办理该事项75件次。

审批事项“接得住”是前提,“用得好”才是关键。经开区在实现审批服务“0”突破的基础上,不断打破传统审批模式,起步即创新,以技术化手段推动服务便捷化。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项目立项是关键环节,但从法定职责来说,项目立项只有法定一级政府才能有此权限,并且有单独的行政区划代码,经开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不具备法定权限。为破解这一难题,积极对接省、市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探讨解决路径,通过多轮尝试,以技术手段实现了项目立项的破解,申请取得了虚拟区划代码“370193”,使项目立项这一权限获得了合法“身份证”,有效推动了项目审批的“加速度”。山东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注塑厂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成为虚拟区划代码批准使用后第一个赋码的项目。

设立项目管家,开展线下帮代办

鉴于经开区审批服务部成立时间短,在承办事项上还未形成全链条式的“闭环”管理。为此,制定出台了《“项目8+N”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即签约1个企业落地项目,配备1个项目管家专班,提出1个最快完成时限目标,制作1个审批流程图,梳理1套资料清单,建立1个工作台账,组建1个微信工作群,进行1次回访评价,实行N个职能部门会商制度,无缝对接,解决项目不同阶段差异化需求。今年以来,通过《项目“8+N”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制度》累计帮助山东国欣颐养、重汽轻卡二期、永信科技、中粮可口可乐等20余家企业项目办理“公司登记”、“投资项目备案”、“质安监提前介入”、“施工许可”等各类审批手续100余件次;与区各职能部门组织召开“规划设计前期咨询”、“竣工验收准备”“区域评估成果共享”等协调会议10余次;为企业编写项目“8+N”全流程帮代办服务方案10余套,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优质的帮代办服务。

事后实时跟踪,服务企业随时办

审批服务是确保项目快速落地的先决条件,如何推动项目做大做强,后续跟踪服务也是重要保障。为此,经开区推行企业服务“不打烊”,“加减”并存,实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在破解难题上做“减法”。建立完善了领导包挂重点项目和服务项目专员制度,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定期联系走访企业,对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项消减一项。在服务发展上做“加法”。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掌握企业诉求和困难。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立足各自的主责主业,不断拓宽服务企业渠道,不断丰富服务企业的手段和方式,携手凝聚工作合力。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办理各类手续和解决各类实际问题200余件,有效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