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政策红利 激发内生动力
——青岛市人社局积极打造功能区薪酬社保改革青岛样板
发布日期:2020-12-21

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落实省委《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发〔2019〕14号)“一把手”工程。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改革开放大局,瞄准问题症结,紧扣激发生机活力的改革核心要义,统筹协调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功能区薪酬和社保待遇改革,积极打造功能区薪酬和社保改革青岛样板。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动政策创新

青岛是国家最早设立开发区的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功能区15个、省级功能区9个。功能区在推动全市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功能区体制机制方面的不适应也日益凸显,如去行政化改革不彻底,“官本位”倾向严重,管理体制机制僵化,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选人用人、考核薪酬社保制度激励效果不明显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不强、能力不足较为突出等问题,制约了功能区创新创业活力的进一步迸发。

为助力功能区突破发展困局,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行稳致远,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共青岛市委市场化、法治化、平台化、生态化、专业化改革思维,会同市委组织部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功能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功能管委人员薪酬和社保等待遇的指导意见》配套政策,在坚决彻底推进功能区“去行政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功能区从优从高、注重激励的薪酬和社保制度:一是建立了“总额+浮动”的功能区薪酬总额核定模式。浮动部分依据功能区综合考核结果确定,总体分配额度最高可达到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3倍。二是全员统一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社保缴费按功能区薪酬标准全基数缴纳,实现多缴多得。三是指导功能区全面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聘用人员企业年金按照上限比例进行缴纳。四是功能区全员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上述政策,打破了功能区各类人员身份界限,叠加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社保等各方面优惠政策,赋予了功能区完全自主的决定权限,具有鲜明的青岛特色。

二、坚持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协同发力

充分认清改革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既高度重视又注重通盘考虑、慎重研究,按照试点先行、强化指导、分层推进的工作原则扎实推动改革工作。一是首先确定了青岛高新区、轨道交通产为示范区等5个功能区为薪酬和社会改革试点单位。具体指导5个功能区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符合本单位职能定位特点的人员选配、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打破身份界限的人岗相适、能上能下、正向激励与刚性淘汰相结合、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以试点功能区为样本,全面推开功能区薪酬和社保改革。在试点功能区薪酬和社保改革稳步推开的基础上,将其余15家功能区列入改革范围。2020年8月14日,在即墨经济开发区,专门召开了全市推进功能区薪酬和社保待遇改革现场会。全市19个功能区和各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5个功能区改革试点经验做法,现场观摩学习了即墨经济开发区改革推进工作情况。确定以2020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功能区薪酬和社保改革为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全力协作下,2020年  月  日,全市19个功能区薪酬和社保改革顺利通过了省委检查督导的检查验收。

三、坚持培训发动,全面凝聚改革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资薪酬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专业性比较强,各功能区工作人员普遍对改革政策认识不足,对改革政策的延续存在很多疑虑,影响了改革的推进效率。为了加强政策宣传和指导,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由分管局长带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工资福利处、养老保险处和市社保中心等有关处室单位参与,组成政策宣讲小组,直接到相关功能区上门进行政策宣讲。在六月份,集中一个月的时间,采取政策宣讲与工作指导相结合的形式,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面向功能区领导班子成员解读政策,具体指导功能区建章立制,督导推进工作。二是面向功能区广大干部职工,多次召开由功能区中层干部、职工代表参加的政策宣讲会。特别是针对职工思想包袱较重的部分功能区,组织全体职工当面进行解疑答惑。在8月14日召开的全市推进功能区薪酬和社保待遇改革现场会上,专门设立了人事制度、工资薪酬分配、社会保险等政策培训板块,面向全部功能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政策培训。深入细致的政策宣讲工作,以及专门的政策业务培训,有效地化解了部分干部职工对改革政策的顾虑,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推进改革的共识,推广复制了先行试点功能区的经验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整体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坚持专班推进,务求高效落实

功能区是全市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试验田。薪酬和社保待遇改革,既是赋能功能区强劲发展的发动机,又是决定功能区全员能否轻装上阵的稳定器。这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勇气的直接考验,也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大改革部署组织力、执行力的具体体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深感责任重大。在改革之初,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建立了以一把手为总负责人,两名分管局领导分别靠上抓,相关处室、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一是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对标。工作专班注重学习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内成功经验模式,在解放思想、制度创新方面大胆吸收借鉴,同时立足青岛本地实际,顶住重重压力,争取上级支持,确定了有别于省内其他地市的全部统一实行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青岛功能区社保待遇保障模式。二是注重深入一线调研,逐个解剖麻雀。工作专班无论是在政策研究制定阶段,还是改革推进阶段,都将工作重心坚持放在功能区一线,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功能区的批评建议,认真回应功能区广大干部职工关切,与功能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研究探讨推行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改革中难点问题具体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三是建立改革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和问题情况反馈机制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协同作用,在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工作督导等各个工作环节上形成闭环的工作链条,确保了功能区如期完成改革薪酬和社保待遇改革任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