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破题“金钥匙”
发布日期:2018-11-15

体制机制创新,对开发区发展意味着什么?2018年2月28日,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国家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新态势,在产业迈向中高端上形成合力,在单位投入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上向全国园区“第一方阵”发起冲击———

前三,又是前三!截至2018年6月,吉安市生产总值增幅已连续21个季度处于全省“第一方阵”———来自工业的强力支撑,坚定了吉安干部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绿色崛起”两大战略任务的信心,给了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市不断跨越追赶的底气。

在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进程中,吉安市的生动实践已经证明:开发区活,则经济活;开发区强,则经济强。吉安拥有13个开发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80%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全市的90%。其中,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井开区)的地位举足轻重———2017年,井开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近600亿元,增速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一。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井开区综合评价考核列82位,昂首挺进百强。

以全市0.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市18.9%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9%的财政总收入,井开区是吉安当之无愧的“核心增长极”。尤其是电子信息这一首位产业,占据了全市的“半壁江山”。

做强“核心增长极”,也存在隐忧———经过10多年快速发展,井开区发展空间日益狭窄,功能配套亟待完善,高精尖人才短板日益凸显,产业层次难以紧随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汹涌浪潮……这些矛盾与问题,在周边县区开发区中,尤显紧迫、尖锐。

既要做大总量,冲击千亿元园区这一阶段性目标,又要主攻质量,做好产业升级转型大文章。路径何在?

2月28日,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发展授牌揭牌仪式举行———以井开区为主,整合吉州区工业园、青原产业园(含富滩工业园)一体化发展,吹响了体制机制大变革、空间布局再优化、产业发展上能级的“冲锋号”。

这场体制机制的变革,不仅在吉安市开发区发展史上是首创,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发区加快改革创新的进程中,也因其“步伐快”“出拳重”而为各方关注。

8个月过去,改革进展如何?

井开区党工委书记彭学凯说:“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共识,各方利益得到兼顾,改革效应逐步显现。我们对开发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看点一:“1+3>4”的奥妙在于优势互补

★关键词:统一规划、优化布局、资源共享

10月23日一早,从位于城南新区的市委出发,一路驱车向南。大约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井开区管委会。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业集聚区,如今正规划产城融合的新未来———相比省内大多于上世纪90年代挂牌的国家级开发区,2002年挂牌的井开区成立相对较晚、面积最小,仅46平方公里,且园区生活、教育、医疗、科研等配套相对薄弱。

井开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赖世林介绍,开发区主体分为东西两区。西区是本世纪初拓荒发展的重点区域,空间已基本饱和;近年来,东区建设开始发力,木林森、合力泰等重点企业均在此投入了项目建设。不过,由于东区内拥有大片基本农田、林地、水域,看似空间广阔,实际上可供用地已经寥寥无几。

尽管拥有国家级“金字招牌”,但产业提质延链缺乏成长空间,井开区正遭遇成长的烦恼。

吉州区、青原区在工业园发展上同样遭遇了“天花板”。

首先,“先天不足”———作为省级工业园区,吉州工业园、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尽管生活、科研、物流、金融等功能性配套较为齐全,但发展空间同样饱和,更突出的是产业层次低,体量小、支撑弱、定位不明晰,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牵引动能不足。

其次,“营养不良”———作为青原产业园的一部分,最具发展空间、被视为未来工业发展“主战场”的富滩工业园,拥有4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空间,却缺少大产业、大项目滋养、支撑。

一体化发展迸发的改革力量,让“一区四园”各方遭遇的瓶颈和难题迎刃而解。

很快尝到甜头的,并不仅仅是井开区。

8月9日,2018井冈山经开区·深圳“一区四园”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深圳成功举行。这是一次一体化发展各方的首次集体亮相,现场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100.7亿元。其中,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签约金额达79亿元。

“我们正在跟踪谈判广东一个国内著名品牌,力争将他们的事业部引进来,主要从事手机应用软件和整机方案设计业务。因为这一项目侧重于研发,一批高端人才要过来,所以我们打算放在靠近中心城区的青原产业园。项目投资100亿元,用地300亩左右。”23日,井开区管委会主任汤文仙介绍。

“如果没有井开区这块国家级开发区的招牌,像这样投资大且处于产业链中高端的项目,原先的青原区想都不敢想;同样,如果没有青原区较为完善的生活、科研配套,井开区也无法签下这一项目。”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并不是空间上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规划布局的合理优化、资源要素的相互共享,在招大引强、强链补链、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1+3>4’效应。”

根据统一规划,青原产业园重点依托井冈山大学发展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建设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新示范区。围绕这一定位,最近,青原产业园连续放弃了多个原先跟踪的医药、化工产业项目,甚至一个投资10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也被忍痛割爱。

经过前期整合、磨合,从今年6月份开始,井开区“一区四园”招商引资开始发力。截至10月末,仅青原产业园签约项目就有20多亿元,4个月签约额基本与上年持平。

青原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刘小勇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企业不用请,自己都会来,每周都有客商来考察。”

看点二:统筹“利益”聚合力

关键词:合并报表、财税分成、债权明晰

短短两个多月,井开区接待前来取经的兄弟开发区就有10多批,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在井开区采访的10月23日,他们正在为即将来访的安徽省工业园区准备接待工作。

彭学凯告诉记者,“整合园区发展,在国内不鲜见,省内我们也并不是率先尝鲜。我们之所以引起了各方关注,就在于兼顾了各方利益,真正形成了改革合力。”

根据文件精神,园区融合后,吉州工业园、青原产业园的数据,按原口径纳入所在地行政区统计。青原产业园并入前落户企业税收,全部划转青原区,并入后落户企业税收形成的新增可用财力,按5∶5的比例分成(暂定五年)。青原产业园并入前的政府性债务,仍由青原区政府承担;并入前承诺给予区内企业的优惠政策,仍由青原区政府负责兑现,并入后新发生的园区开发建设性债务,由井开区管委会负责。

谋划推进“一区四园”改革工作,吉安市委、市政府明确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其中,互利共赢最为关键———这一条落实了,才谈得上“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功能协调、集聚集约”,“坚持工作的创新性和连续性相结合”才有坚实的基础。

启动一体化发展,井开区求之若渴,但对于吉州区、青原区来说,下决心却并不容易———

2017年,青原区工业园创税1.49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16.09%,工业增加值36亿元,超过全区90%。将工业园直接成建制划转,对于青原区来说,至少短期内具有切肤之痛。

吉州区工业园虽说实行双重管理,但舆论压力大,一些不了解政策的干部群众议论纷纷,认为“区里管不好园区,才让井开区来管”。

不过,利益也显而易见。一体化发展使得吉州区工业园、青原产业园得以借力“国家级开发区”这一“金字招牌”,在招引项目、争取资金、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共同享受井开区的有关政策。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融资以及产业扶持资金等方面,井开区的巨大优势,是吉州、青原产业园无法比拟的。

由于体制机制创新在顶层设计上兼顾了地方利益、园区壮大、企业发展的合理需求,一场涉及2000多家企业、10多万党员干部员工、上百平方公里行政区域的大改革,不到3个月,就得以稳步推进、全面启动。

看点三:激发改革活力,关键在“人”

关键词:编制封存、岗位管理、严格考核、能上能下

体制机制创新要落到实处,关键在人。在井开区,干部能上能下,不是空话套话,而是工作日常。

“一区四园”一体化发展全面启动后,成建制划转的青原产业园,管委会班子成员的去留,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在任领导有9人,而划转后设置的岗位只有7个。园区干部职工形象地将这场竞争称为“保位战”。

“保位战”的“残酷”在于———园区副科级干部,同样能和原班子成员中的领导同台竞争。

经过数轮鏖战,“保位战”结果让人吃惊———原班子成员中,3人“保位”失利而转任副科级岗位。更让人震惊的是,一名副科级干部居然通过激烈竞争成功“逆袭”,竞聘成功管委会副主任。

记者了解到,青原产业园成建制划转后,所有干部都封存了原有编制,重新竞争上岗。不过,“上”与“下”,并非一锤定音,而是动态管理。井开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海清告诉记者,井开区通过建立灵活高效、封闭运行的新型人事制度,严格量化考核,确保岗薪统一、干部能上能下。记者了解到,在2017年度的考核中,井开区就有3名正科级干部由于考核不合格,而转任副科级岗位;两名年轻干部因为连续3年考核排在末位,而落聘待岗。

变“相马”为“赛马”,让素质高者有擂台;变“终身”为“聘用”,让干实事者有平台;变“论资”为“竞岗”,让能干事者有舞台———

“井开区是真正实打实地落实改革措施,”王海清说,“人事制度改革后,看似竞争压力更大了,但实际上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的劲头更足。”

采访中得来的一个细节,让记者印象深刻———今年8月,井开区面向社会招聘25个工作人员,而青原区富田镇党委班子成员中,报名参加竞聘的竟然有6名,超过班子半数。

该乡镇一个报名竞聘的参与者告诉记者:“工业园是经济发展主战场,是干事创业的好平台。‘一区四园’天地广阔,用人机制公平公正公开,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看点四:最核心的差距表现在体制机制上★关键词: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截至2017年底,全区注册企业1700余家,规上企业只有111户,主营业务收入596亿元,目前没有百亿元企业”———这是井开区的原有家底。

“这些年来,我省工业发展快,但底子薄、总量小、产业层次相对不高的面貌,还没有获得根本性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井开区‘一区四园’一体化发展,从开发区提质增效的全局看,具有体制机制探索的标本性意义。目前,开发区改革创新已经开好了头、起好了步,但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省发改委开发区改革发展处处长曾铭认为。

采访中,红板(江西)有限公司总经理文伟峰告诉记者:“目前红板在园区还没有上下游合作的企业,红板的合作伙伴大多在珠三角,江西省内只有江铜和欧菲光,合作量不算大。”

优势产业没有形成专业化集聚,没有形成关联产业的集群,只是企业的空间集中———这种现象并非井开区存在,红板的期待也并非个例。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尤其是缺乏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整机企业和具有承担大型信息工程的系统集成服务企业,制约了产业协同效应的发挥,也不利于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

省社科院专家认为:“大品牌难引进,整机项目落不下来,实际上和地方相关产业链的完整性关联很大;另一方面,大品牌、整机项目落户,也能促进产业链的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10月25日,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省长易炼红指出:“最核心的差距表现在体制机制上,我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还面临许多制度性短板。”

会后,彭学凯深有体会地说:“表面看,包括井开区在内的大多数省内开发区,都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不强、亩产不高等瓶颈。但实际上,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还在体制机制上。可以说,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在产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上开了好头,但在产业补链强链、提高投入产出比、坚持绿色发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等方面,还需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的力量,打造好破题攻坚的‘金钥匙’。”

“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省委在十四届六次全会确定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在开发区的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本文转自2018年11月2日《江西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