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清:两岸更需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
发布日期:2016-11-24

海峡之声网11月21日讯 (记者 逸舟)两岸交流日趋频繁,为了解台湾新世代年轻人对大陆印象,台湾《联合报》民调中心最新调查发现,台湾年轻人对大陆整体正面印象比16年前提升,并高度肯定大陆是个进步的地方,从16年前的五成三上升到八成二。

《联合报》这份民调是继2000年的台湾民众对大陆印象调查后,16年后再一次做的相同题目调查,受访对象为20至39岁的年轻人。调查发现,台湾年轻人高度肯定大陆是个进步的地方,比率从16年前的五成三大幅提升至八成二,而认为大陆落后的比率只有9%。16年来,台湾历经两次政党轮替,台湾新世代对大陆的印象与观感是否出现明显变化,值得关注。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桂清分析此民调指出,台湾新世代对大陆的印象与观感出现明显变化是大陆实力不断上升的投射。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台湾年轻人是看在眼里的; 大陆实力愈强,对台湾影响力愈大,对台湾年轻人的吸引力也愈大,“未来台湾年轻世代对大陆观感愈佳的趋势还会更强。”

不过,11月20日有新闻报道称,台湾一名女大学生到冰岛留学,在当地申请居留证时,“国籍”一栏中注明为“中国”,但该女生对此表示不满,要求冰岛政府机构将此改为“台湾”,在与冰岛政府沟通3个多月后,其新居留证“国籍”一览被列为“无国籍”。该女生曾多次在其个人脸书对此事发表过激言论。

陈桂清表示,他对此新闻事件有两个主要关注点。首先,这条新闻充分表明“一个中国”框架在国际上牢不可破。国际上的政治现实是大家都认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其次,从这位台湾女大学生的年龄来判断,她成长的环境在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去中国化”教育时代背景下,是“去中国化”的教育使得她的国家认同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并在国际上出现不理性的行为。

陈桂清强调,此类不理性行为是“去中国化”教育的产物、是人为造成到的,同时也是马英九执政时期在课纲问题上未能彻底拨乱反正的反映。如果未来岛内的执政当局在课纲问题上没有彻底地改弦更正的话,这种情况未来恐怕还会上演。 但是,回到《联合报》新出炉的民调会发现,随着现在两岸的交流,岛内的年轻人会不自觉地打破之前的认同“壁垒”。“此前他们可能对大陆有反感,但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两岸的交流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大陆的发展对他们来说是机会而不是威胁。这时他们对大陆的观感和认同就会发生变化。这份民调中8成多的正面印象正反映出两岸交流对于台湾新生代的认同改善很有作用。”

“不论岛内由哪个政党执政,大陆推动两岸交流的步伐不会停止,大陆愿意与台湾同胞共同分享大陆发展的机会,共同来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陈桂清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所以,紧密的利益联结是有必要的,同时在文化上、情感上的交流,构建‘两岸共同命运体’的意识,也是要着力夯实的。”(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