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经济开发区七举措建全市经济发展"龙头" | |
|
|
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前不久在经济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凝聚精气神,拓宽新视野,推进大发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建设新的发展极,全力把经开区建成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外开放的窗口、引领带动的龙头”的目标。据了解,德阳市委明确今年全市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12%,力争达到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力争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0亿元,力争800亿元。并对经开区定出了高指标、高速度、高要求。德阳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委书记杨建明表示,我们是重任在肩、道路遥远、不能懈怠。并从七个方面着重强调: 一、紧扣目标抓发展。发挥集体智慧,明确主攻方向,强化责任分工,狠抓重点突破。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将各自工作放到全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紧扣目标任务、找好奋斗位次,创造性抓好今年工作落实,以优异的发展实绩确保站稳全省经开区“第一方阵”、始终走在西部前列。 二、解放思想抓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改革开放的核心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经开区必须在全市加快发展中发挥优势、勇挑重担、走在前面。面对经济总量偏小、发展结构单一、产业增长乏力等问题,可以说,机遇前所未有,压力前所未有。要学会“打开门来看优势,关起门来找问题”,积极破除底气不足的思想,坚定“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忧患意识;积极破除墨守成规的思想,树立“抢先一拍,领先一步”的竞争意识;积极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增强“能快必快,好中求快”的发展意识。 三、夯实基础抓发展。一是继续强化项目支撑。加快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社会事业、自主创新等方面的项目实施。二是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开区山青水碧与产业繁荣发展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与互动发展。三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在推进“两化”互动中,抓住亭江新区建设的契机,突出思考城镇化建设与群众长远安置问题。按照“产城相融、城乡一体”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推动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率先在全市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四、产业提升抓发展。结合经开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坚持“抓大活小”、“扶新改旧”、“招优引强”的基本原则,造就和再生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的产业主体,二是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氛围。三是做强做活服务经济。大力发展物流、商贸、金融、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衍生产业,加快科研人员和创新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效益。 五、招优引强抓发展。完成今年160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牢固树立企业、市场、技术、资金没有边界的开放意识,在增强内力、巧借外力上下功夫。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六、优化环境抓发展。要把环境优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下狠心抓好发展氛围营造。一是强化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支持区内企业发展,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二是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适应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三是切实保障民生。深入实施以安居安置为核心的民生工程,推进扶贫解困工作,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加快发展。 七、锤炼队伍抓发展。立足国家级经开区的建设需要,继续深化“四个年”活动,着力打造勤学善思、民主团结、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增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干部工作高要求、生活普通化,以清正廉洁的干部人格力量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群众尊重、推动事业发展。(四川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