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县商务局多策并重 惠民强商 扎实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
发布日期:2013-05-14

        苍山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9万人口,素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之美誉。全省“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开展以来,我县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诚信经营、便民惠民为主线,坚持多策并重,着力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培育壮大流通主体,营造满意消费环境,全县消费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41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商贸服务业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效增强。
       一、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着力构建城乡市场网络
       按照“强化一个龙头、打造一个品牌、编织一张网络、建立一套市场营销手段、形成统一市场”的发展思路,我县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1处、乡镇商贸中心3家、农家店927家,其中日用品农家店802家、农资农家店125家,累计投资7.47亿元,增加商业营业面积14.3万平方米,增加就业人员6639人。经商务部和省商务厅建设规划验收合格的农家店703家,获得商务部和省扶持资351.4万元,农家店年销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县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指导各承办企业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市场旺销的有利时机,开展“消费促进月”、“金秋佳节购物月”、“新春欢乐购物节”等特色促销活动,使“假日红利”惠及千家万户。目前,便利实惠、安全快捷、城乡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市场网络已经形成,极大地方便和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
       二、积极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增强便民惠民支撑
       一是培植蔬菜冷藏加工企业群368家,其中龙头企业45家,年保鲜加工能力160万吨,FD、AD、保鲜、腌渍、调理等十大系列上百个品种;二是发展蔬菜专业批发市场48处、年交易额30多亿元,其中年交易过亿元的10处、过亿斤的26处,华凯蔬菜批发市场列为全国“农产品现代物流试点”单位;三是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40家、规模物流企业7家。荣庆物流晋升临沂唯一5A级企业、列全国百强物流企业第21位,其冷链仓储设施达10万多平方米,各类运输车辆1300多辆(冷链车900余辆),全部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年储运量千万吨、营业收入过10亿元,获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食品承运资格;四是新建一批新建商贸设施,其中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开元国际商城引进苏宁电器等国内知名商业巨头入驻,成为临沂市最大的县级单体城市综合体,对“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深入开展发挥了较强的支撑作用。
        三、积极实施农超产销对接工程,着力降低产品流通成本
        2009年实施了新苍山优质蔬菜进上海、进超市、进世博会“三进”工程,成功实现苍山“菜园子”与上海“菜篮子”的全面对接,上海世博会指定的山东省98个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苍山有15个基地榜上有名,青椒、韭菜、牛蒡、大蒜、西红柿等16个品种成功打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两大国际顶级盛会。全县农民运销队伍近30万人,使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大生产有机地结合,形成了“二十万人搞流通,八万农民搞销售,五万台车辆跑运输,车轮滚滚下江南,哪有里有蔬菜市场哪里就有苍山蔬菜”的大流通格局。据统计,苍山蔬菜分别占据上海蔬菜市场的70%、合肥蔬菜市场的50%、南京蔬菜市场的40%。各蔬菜批发经营大户与“长三角”、“珠三角”大中城市市场、超市、配送企业签订了“产销对接协议”和“应急供应协议”。将于今年4月举办的首届(苍山)国际蔬菜博览会,将进一步密切产销关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推动苍山蔬菜纳入全国大市场格局。
       四、积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工程,着力保障居民放心消费
       按照“推行国际标准,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山东品牌,促进富民强省”的要求,去年成功创建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面构建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质量安全监控评估预警体系、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保障了“菜篮子”质量;县财政每年拿出60万元扶持资金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1300多家、社员20万人,采取“合作社+基地+标准化+品牌+市场”链条式经营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去年我县有25种农产品获得出口农产品国际质量认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206个,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16个、绿色食品蔬菜产品认证177个、有机食品蔬菜产品认证11个、地理标志蔬菜产品认证3个,切实从源头上保证了群众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五、积极实施商贸企业诚信工程,着力净化优化消费环境
       以“诚信兴商、履约践诺、规范服务、满意消费”为主题,组织商贸企业开展了诚信承诺活动,去年对8家批发、零售企业,7家餐饮住宿企业授予“创建诚信商贸企业承诺”匾牌,公布了商务监督电话和企业服务热线电话、企业接受投诉电话。组织县商贸、工商、物价、质监、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监督检查活动,在全县大力营造“诚信兴商”的浓厚氛围。去年深秋受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及天气因素影响,我国北方、南方同类蔬菜同期采摘、扎堆集聚上市,北方部分地区蔬菜遭遇了“低价滞销”现象。凯华蔬菜产销合作社本着让利一方百姓的原则,将本合作社社员和当地非社员的蔬菜,特别是客户不愿收购的次优品,兜底收购暂存恒温库,再赔钱销往南方市场,及时化解了蔬菜滞销卖难问题,企业虽然由此亏损30余万元,但却打造了诚信经营的“金字招牌”。
       六、积极实施市场监管提力工程,着力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以被列为国家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为契机,不断加强市场监管,成立了县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和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新增执法车辆2台;加大猪肉专项整治活动,严格实行不合格肉品退市、召回、无害化处理制度,有效防范了私屠滥宰、不合格猪肉非法交易等行为发生,维护了群众利益;强化酒类流通管理,累计酒类经营企业备案登记达4128家,《酒类流通随附单》使用量4.98万份,收缴各类假冒伪劣酒1261箱,去年累计出动执法车辆550台次、执法人员5200余人次,全县酒类流通备案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备案率达到100%,走在了全省前列;着力抓好成品油市场监管工作,集中对全县102家成品油经营站点的进行年检,参检率达100%;县商务、科技、公安、文化市场执法、农业、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对商品质量进行认真检查,严禁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