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经济开发区勠力同心再创佳绩
发布日期:2012-03-21

在2月27日沭阳县委召开的“全市学习沭阳,赶超沭阳,沭阳怎么办”大讨论动员大会上,围绕“全市学习沭阳赶超沭阳,我们经济开发区怎么办?”这一话题,县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县帮办服务中心主任周铸在动员大会上郑重承诺:沭阳经济开发区将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外资项目10个;新增亿元以上开工项目50个、新增亿元以上竣工或投产项目40个,努力实现“两年建成国家级开发区,三年进入全省开发区前30强、跻身第一方阵,五年再造一座工业新城”的目标。

前不久刚刚荣登“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百强榜”的沭阳经济开发区,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带领之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全省年年有进位、苏北年年争第一”这一奋斗目标,通过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扩能升级、项目清理”为主线的“四项竞赛”活动,使经济开发区上下士气高昂、群情振奋,特别是通过新成立20个专业招商局、16个产业研究院,使2011年度的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经济指标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11年沭阳经济开发区企业纳税同比增加3.67亿元,其中42家企业税收比前一年增加100万元以上,有70家税收比前一年增加50万元以上,有80多家企业税收超过100万元。其中,浙江天能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实现税收2.04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11亿元,同比增长118.9%;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实现税收6225万元,同比增长50.6%。2011年全县合同引进经济开发区亿元以上项目71个,协议引进资金247.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8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协议投资121.6亿元。与此同时,新落户项目还呈现出了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建设速度快、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多等显著特点,加速了经济开发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沭阳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拥有投产企业422家,其中亿元以上投产企业达127家,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50亿元、用工10.8万人的工业经济新城区。形成了以轻纺服装、林木深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其中画材、包覆纱、聚酯薄膜、手机扬声器、单缸机活塞、电动车蓄电池、遮光提花窗帘布等11个产品已发展成为“全国单打冠军”产品基地。沭阳已由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经济欠发达县,成为了工业经济“洼地崛起”的新标杆。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文明县城”和“台商连锁商业投资最具潜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百强”等这些靠拼搏、靠成就、靠创先争优得来的桂冠也大大鼓舞了沭阳干群冲刺国家级开发区的志在必得的雄心壮志。

随着沭阳经济开发区的功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放大、品位越发提升,其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愈来愈重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主阵地、增长极效应愈来愈明显。加之坐落在经济开发区里的天能电池、欧亚薄膜、金达光伏、瑞声科技等一大批旗舰型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的集聚、迭加效应爆发,为沭阳经济开发区积蓄了巨大的发展后劲,也为新项目的入驻起到了无声的宣传、引导作用。2011年沭阳经济开发区新增开工项目51个,新增竣工或投产项目4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多达91亿元。目前经济开发区企业中获批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2家,获市级以上高新技术新产品165件。获得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2项、火炬计划项目4项。这些成绩的取得又都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沭阳现在的经济实力和软、硬件条件及知名度、美誉度,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愿景一定会指日可待”。提到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五年前就在沭阳创办企业、多次蝉联全县“年度纳税十强”,并亲身感受到沭阳经济开发区良好投资环境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浙江客商罗瑞英女士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而用沭阳县政府党组成员、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明的话说:“2011年沭阳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22.66亿元,占年度目标120.5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8亿元,占年度目标104.4%;新增纳税超百万元企业15个,占年度目标的150%。这是经济开发区历史上取得经济发展成果最丰硕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将让我们对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信心大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