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市场监测体系 提高运行调控服务能力
发布日期:2012-01-04

  近年来,在省商务厅的正确指导下,我局将市场运行监测做为我市商务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映”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断优化调整监测样本结构,拓展监测领域,建立起了市场监测工作的长效机制,市场监测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场监测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监测工作考核排名中始终保持了保持了第一的地位。

  一、加强市场监测体系建设,保持了信息报送先进水平

  为充分发挥监测体系在市场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我局把市场监测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了日常监测、节日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的市场监测工作机制。一是保证监测数据报送率,进一步巩固了全省第一的地位。随着市场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扩大市场监测的品种和范围,拓展信息渠道,形成了多功能市场监测信息服务网络节点。结合商务部、省商务厅要求,对监测体系管理机制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扩大监测考核范围,确保了信息报送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我市目前纳入商务部市场监测的样本企业共计195家,比去年增加了26家。其中重点流通企业120家,生活必需品企业39家,重要生产资料企业4家,应急商品监测企业30家,酒类流通信息监测企业2家。我们注重搞好日常数据督报和备份等工作,加强数据审核,及时督促信息员按时报送数据,监测数据报送质量不断提高,保持了监测信息报送全省领先地位,1-11月份省商务厅全省市场监测工作考核排名一直位列第一名。二是确保生活必需品监测信息及时准确上报。为提高数据报送和动态分析的及时性,为39家生活必需品监测企业信息员配发了上网本,发挥信息员身处市场一线,信息获取速度快,直观准确的特点,增强了应对市场异常波动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今年以来,全市生活必需品监测企业多次启动了生活必需品系统日报制度:为掌握节日市场供应情况,元旦至春节期间启动了生活必需品系统日报制度;为保障粮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3月14日至4月15日启动了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为严密监测肉、菜、糖等重要生活必需品购销、价格和库存情况,3月25日至5月15日启动了市场综合情况日报制度;国庆黄金周启动了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对企业报送数据进行采集、归纳和分析,加强了对市场运行的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对商品发生排队抢购、脱销、断档等市场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了上报,为各级领导进行市场调控决策,保障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三是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搞好监测体系平台建设。为强化网络设施建设,我局积极争取省商务厅政策扶持,对各监测企业给予了设备、资金的支持,监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监测企业的网络设备维护、升级,为监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保障了监测的顺利实施。四是开展了监测业务技能培训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年内举办了两次全市市场监测样本企业培训班,对各企业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讲解商务部市场监测相关专业知识,对全市市场监测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布署,加快了信息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上水平,全面提高了市场监测体系建设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商品异常交易报告制度,搞好市场应急突发监测和应急保供工作

  我局不断加强对大宗商品市场交易异常情况的调度和应急保供工作,为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奠定了良好基础。济南匡山蔬菜批发市场、堤口果品批发市场、益康超市、维尔康综合市场、盖世物流批发市场等企业信息员及时上报各类市场动态信息,在准确进行相关预警、提供领导决策信息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积极应对食盐市场抢购风波。3月17日我市食盐市场出现抢购和断档缺货现象。济南益康超市信息员杨广艳反应敏锐,第一时间上报了食盐抢购现象,我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市委书记焉荣竹同志进行了重要批示。我局立即启动全市食盐市场应急保供预案,及时开展生活必需品市场日报,深入重点超市、市场进行监测调度,协调市盐务局加大成品盐调拨力度,充实各级库存,确保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市场秩序,快速有效平息了抢购食盐现象。二是配合商务部专项调研,建立了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信息监测体系。4月中旬,由于蔬菜上市供应量大幅增加,价格下降明显,特别是卷心菜,白菜等出现“卖难”现象。我局配合商务部领导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了建议措施,积极引导蔬菜生产和市场流向,更好地服务于“农超对接”工作,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对我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做好市场信息引导,及时调度全市蔬菜价格及上市供应量、库存量等数据,我局对我市主要蔬菜产地进行了详细调研,确定了我市规模较大的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9家,列入了“济南市消费市场动态应急调控系统”进行监测,对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上市量、批发价格、交易量等进行每周数据上报,系统已于10月初正式运行。

  三、搞好监测运行分析,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市场分析、预测和预警体系

  为加强市场运行分析,促进信息成果转化,我局及时发现市场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一是定期发布样本企业监测报告,提高监测分析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商务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平台的优势,建立和完善了监测信息分析报告体系,及时发布市场信息预测、预警。围绕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变动,依托大型商场、连锁超市等不同业态,以全市重点流通企业动态监测指标为基础,汇总分析全市22类商品零售、批发监测情况。每月发布《样本企业监测分析月报》,上报商务部、省商务厅及全国城市商业信息网络,并在《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主流媒体定期进行刊登,在济南电视台“济南新闻”栏目定期播出。同时,编辑了38期《商情信息》提供领导参阅,达到了预测和预警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提供决策支持的目标。定期将全市监测企业消费品市场分析报告及时以电子邮件反馈给监测企业,建立了与企业的纵向交流渠道,便于信息员及时了解全市监测市场信息。二是搞好专题监测信息上报工作。今年以来由于国内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成本推动和流动性资金充裕及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的拉动,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并对整个食品行业产生了较大传导性影响。我局密切跟踪生活必需品监测日常数据,进行了蔬菜、猪肉等重点商品的专题分析,完成了《我市蔬菜市场流通情况》、《我市生猪市场价格走势》等专题信息50余篇,部分信息被商务部和省商务厅专题信息和网站刊载。7月初,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为解决价格上涨带来的民生问题,对猪肉市场供应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稳定我市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意见》,就保障市场猪肉供应提出了对策意见,有效稳定了生猪市场供给,保持了猪肉市场价格稳定。三是搞好“济南商务预报”信息发布工作。为提高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企业经营、居民消费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搞好了“济南商务预报”信息发布和维护工作,目前我市已有八个县(市)区开通了“商务预报”子站,网站功能结构日趋合理,信息不断丰富。我局下发了《济南市商务预报信息发布与更新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就商务预报的信息采集与录入、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内容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扩大了“济南商务预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反映了我市商务运行和市场供求状况。

  四、搞好消费市场动态应急调节系统开发利用,完善商品数据库系统建设

  我局搞好了“济南市消费市场动态应急调节系统”的综合利用工作。系统应用于局业务处室行业监测和管理数据提取、上报、分析等工作,在我局节日市场监测、日常监测、决策支持、预测预警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系统涉及的监测报表种类达到50余种,及时对宏观经济、市场监测等栏目进行更新,调整、录入相关监测数据及信息,及时更新系统各类动态监测图表、数据指标,每周数据更新流量都在两万条以上。系统按照生活必需品单品分类生成动态监测图表,能够更直接、更形象的反映主要商品供求情况、农副产品价格走势。依托系统加大监测分析力度,更好地发挥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对调控供需平衡、引导结构调整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系统开通运行以来,实现了对全市商品市场实时动态的监测和我市商务行业数据信息与商务部市场监测信息网络的数据共享。

  五、搞好“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系统”开发利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保供能力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快速高效的调运应急急需物资,保障应急商品实时调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效率,建立应急救援的长效机制,上半年投资开发了“济南市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系统”,系统于10月份正式运行。建成了统筹重要商品监测总计、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灾情评估、商品运输调度和应急人员管理的智能应急平台。应急保供系统设计共有六大板块:组织领导系统、储备系统、信息监测系统、指令系统、投放系统、财务保障系统。通过建设完善我局应急调控体系建设,准确掌握各类应急商品的地理分布、库存能力等相关信息,建立了应急商品投放体系,全面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抢购等突发事件提供更及时、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系统共享商务部市场应急管理系统的全国应急商品数据库各种应急保供商品、物资地理位置及库存数据,较好地履行了应急商品保供职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