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熟经济开发区紧紧抓住“沿江开发”这一战略机遇,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探索“总部经济”发展路径和方式,将经济形态对接城市形态,通过完善的服务和环境来吸引总部企业入驻,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大做强濒江临港和“二路一桥”的区域优势。截至目前,该区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企业600多家,外资总投资超过110亿美元。近日,日本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在常熟经济开发区投资注册成立日本住友橡胶中国控股公司,这是继芬欧汇川亚洲研发中心、夏普研发中心、诺华研发中心等跨国公司进驻常熟经济开发区之后,又一个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落户,标志着常熟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雏形开始凸显。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常熟经济开发区对区域定位进行升级调整,注入总部理念,让“产业形态‘对话’城市形态”,努力构建汽车产业、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创新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五大产业集群核心。近年来,常熟经济开发区还先后引进了神隆医药研发中心、IPE集团、太阳能发电等一批相关项目。紧紧依托港区优势和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的有利条件,逐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园、国际物流园等载体建设,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研发基地,加快发展区域物流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常熟经济开发区着力推进“常熟科创园”建设,“常熟科创园”目前已落实人才创业项目10个,涉及发动机可变气门驱动系统、气体压缩机、高效太阳能转换器、智能助听器、心脏起搏器、安全底纹的防伪与识别等。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大学研究院已经进驻科创园。未来3年,开发区计划引进30只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人才科技创业创新项目,30名领军型人才, 10所国内重点高校驻常熟科创园的大学研究院,加快培育成为“总部经济”区域创新创业创意的重要基地。 另外,常熟经济开发区还将通过对核心区的统筹规划开发,吸引更多研发机构、企业总部、营销中心等入驻投资兴业,及早实现总部办公、科技研发等总部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