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区在全省东中西部分开发区合作互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06-07-26

青岛保税区在全省东中西部分

开发区合作互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青岛保税区管委会主任      王怀岳

 

一、青岛保税区提出区区联动发展思路的初衷

青岛保税区于2004年提出了区区联动发展思路,实施“空间发展、增值发展、立体发展、虚拟发展、辐射发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目前,实行的区区联动方式,已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符合省委省政府对青岛发挥龙头作用的要求,应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推进。

区区联动工作是青岛保税区继实施区港联动之后又一次新的探索和突破。区区联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青岛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功能优势,打破以行政区域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功能的分工和分割,与周边地区在功能、政策和项目上进行对接,沟通合作,促进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惠共赢。

实施区区联动,一是基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加快山东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需要。通过开展区区联动,青岛保税区与半岛地区在政策、功能和产业上进行对接,可借助保税区特殊政策增强山东半岛对外资的吸引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强化山东半岛与日韩等地经贸往来和经济合作,推动山东半岛成为带动山东省、辐射沿黄和北方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

二是基于青岛发挥对外开放龙头带动作用的需要。青岛保税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最前沿,是“龙眼”,理应肩负起这一重任。开展区区联动就是要以保税区为主体,以广阔的腹地为支撑,有效整合发展资源,利用区域政策功能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拉动腹地经济发展。

三是基于青岛保税区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岛保税区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布局、开发建设阶段基本完成,为实现保税区向更高层次发展,发展模式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延伸拓展,打破地域面积小的固有先天不足,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开展区区联动无疑是一条崭新的途径,通过与各地联动发展,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保税区自身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开展区区联动的做法和体会

去年以来,我们把区区联动工作列为全区重点工作来抓,与相关联动区域进行政策功能对接,采取招商合作、开发园中园、争取功能移植、申办保税仓库或保税物流中心等多种形式开展区区联动,较好地发挥了保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动工作产生实质性突破,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5年,青岛保税区为联动区域引荐外资项目近30个,落实资金1.2亿美元,其中引荐并促成世界500强项目瑞华伊士曼落户威海石岛,实现了石岛引进世界500强项目零的突破;引荐并促成3000万美元五星级宾馆项目——青岛裕承森林大酒店落户胶南以及韩国电信株式会社1000万美元项目落户莱西、1500万美元加拿大茄尼醇高科技项目落户潍坊;并与济南市高新区进行了发展空港物流方面的开发工作。

今年3月1日,青岛保税区管委与平度正式签署了《关于在平度市合作建设青岛保税区工业园的协议书》,规划建设面积2000亩的青岛保税区工业园,其中启动区500亩已完成规划,重点引进电子家电、机械制造、汽车配件、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吸引外资总额5000万美元以上。保税区与平度市成立了“园区联合管理办公室”,保税区招商局两名工作人员进驻,专门负责协调园区前期招商、土地建设以及后期服务等工作。

4月14日,青岛保税区在韩国首尔举办了“青岛日——平度专题”活动,韩国汉城大学校友会企业联合会工业园与平度华侨科技园签订了“工业园入区投资协议书”,景永化学、成远磁铁两家韩国企业近日即将入驻园区。青岛保税区管委引荐的美国慈善机构也与平度市正式签署了“支援平度教育事业捐助意向书”。

保税区在潍坊出口加工区征得土地245亩,注册资金2000万元,成立了“山东宝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开发“潍坊科技产业园”:为胶南引进的3000万美元五星级宾馆项目,目前已到位资金360万美元。

在开展区区联动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政策对接是基础,企业参与是保障,政府支持是关键。开展区区联动完全是双方自愿、互惠共赢的事情,我们也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诚心诚意地与有关区域沟通、交流、合作,我们相信,有各地政府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有广大企业的热心参与,我们的区区联动工作一定会不断向纵深发展,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设想

区区联动工作是青岛保税区“跳出保税区,发展保税区”发展思路的深化,也是联动双方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开展区区联动,也是青岛保税区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业绩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接科学,携手共进”的指导原则,以物流仓储、国际贸易为切入点,采取项目合作、人员交流、信息共享、政策带动,提供进出口贸易通道,合作开发土地等形式,遵循“合作、互惠、双赢”的宗旨,积极探索以下四种模式。

一是园区启动模式。以保税区宝泰公司为载体,合作开发建设加工基地,保税物流中心等功能配套区,寻找区域间最佳结合点,推进园区开发整体进展。利用联动区域土地资源优势,实行园区整块开发、包片开发、定点开发。

二是项目带动模式。发挥保税区龙头骨干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项目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将加工制造环节放置周边联动区域。在招商活动中,对在保税区落不下或不能有效发挥保税区功能作用的优质项目促使其到联动区域落户发展。

三是产业推动模式。发挥保税区产业优势,以各大国际交易市场为依托,现代物流业为主导,重点加强青岛保税区物流企业和联动区域物流产业与优势资源的对接,通过产业对接,形成以青岛保税区为桥头堡、联接周边地区的网络状、放射式物流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信息互动模式。一方面积极争取把保税区优惠政策功能与联动区域进行对接延伸,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人员互挂、项目相互推介、联合招商等方式,与联动区域实施人才、项目、信息、招商网络资源共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